【新聞發布會解讀】天門召開“決勝收官‘十四五’ 跨越趕超‘十五五’”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
10月21日,天門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決勝收官‘十四五’跨越趕超‘十五五’”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介紹天門“十四五”期間,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務工作情況和成效,并答記者問。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期間天門公共教育服務方面工作情況及成效。
“十四五”期間,天門聚焦基礎保障,始終將教育資源擴容作為基礎工程,累計教育投入超30億元,新建、改擴建中小學20所,新建和回收小區配套幼兒園19所,累計新增優質公辦學位3.7萬余個;
深化改革創新,大力推進“教聯體”建設,形成“2個省級示范性教聯體為龍頭、64個市級教聯體為骨干”的發展格局;
突出固本強基,持續加大教師引進力度,深入實施“名師、名班主任、名校長”培育工程,著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
圍繞人民滿意,實現學生入學“掌上辦”,扎實開展“校園餐”專項整治行動,建立“一生一檔”學生心理檔案制度,常態化開展“萬名教師進萬家訪萬生”活動,不斷優化教育公共服務體驗。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期間天門民政領域工作情況及成效。
“十四五”期間,天門基本民生保障體系持續完善。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社會救助標準穩步提升,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兒童關愛保障體系不斷健全,加強殘疾人福利保障;
養老服務和老齡工作全面推進。完成9所農村福利院提檔升級和適老化改造,建設鄉鎮養老服務綜合體9個,提檔升級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40個,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2400戶,建成幸福食堂42家,形成市社會福利院、7所區域供養中心、農村福利院和社會辦養老機構協同發展的“1+7+N”養老服務格局;
基本社會服務持續優化。穩步推進殯葬改革,免除四項基本殯葬費用,實現中心村公益性公墓全覆蓋,全市遺體接運服務正式實行殯儀館統一管理的公有公營模式。規范婚姻登記服務,持續推進婚俗改革,創建全省首個結婚登記室外頒證,開展婚姻家庭輔導全覆蓋、全鏈服務,在全市建立健全公益紅娘組織;
基層社會治理能力不斷增強。引導377家社會組織規范發展,成立社區社會組織4078個,“醫路同行”慈善醫療服務項目救助1819名貧困大病患者。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期間天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方面的工作情況及成效。
“十四五”期間,天門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建成10個“零工驛站”,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5.2萬人次,完成“樂業天門”平臺建設,公共就業服務基本實現全覆蓋;
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落實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保基礎養老金、工傷職工定期待遇調整,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持續優化,全市現有專業技術人員29867人,新增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省級以上人才項目入選者7人;
勞動權益保障更加完善,推進“人社+工會+法院+N”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機制改革,建設“一站式”勞動保障維權窗口;
人社公共服務更加便民,通過湖北政務服務網等平臺,線上政務網人社服務329個事項,實現即辦件276項,承諾件53項,政務服務好評率達到99.99%。
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期間天門衛生健康方面工作情況及成效。
一是天門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成效顯著,市級醫療機構核心能力持續強化,鄉鎮衛生院基層基礎不斷夯實,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實現全覆蓋,市鄉村三級網絡全面覆蓋;
二是醫療資源優化與成本管控有力,對不合理檢查、不合理用藥及違規收費等問題進行專項整治,實行“一站式、一票制”結算,群眾就醫經濟性得到保障;
三是數智化建設與服務提升同步推進,區域醫療信息網絡建設成效突出,構建“1+2+N”數智化病理服務體系,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深化實施,數智醫院建設與服務流程持續優化,醫療服務便捷度顯著提高;
四是中醫傳承創新發展成效突出,中醫專科與人才建設成效顯著,中醫服務陣地實現多級覆蓋,構建起市、鄉、村三級中醫服務網絡;
五是人才培養扎實有效,目前全市35家公立醫療衛生單位,在編職工3140人,其中博士學歷1人、博士學位3人,碩士學歷239人,醫療服務根基不斷筑牢。
發布會上,市衛健委、市人社局、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還就“十四五”期間基層急診急救能力建設、促進就業舉措及學前教育免費政策落地舉措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