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解讀】天門召開“決勝收官‘十四五’ 跨越趕超‘十五五’”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
10月14日,天門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決勝收官‘十四五’跨越趕超‘十五五’”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改革發展成就。介紹天門“十四五”期間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措施和成效,并答記者問。
發布會主要圍繞產業、城市、民生三個關鍵詞,從改革思維、改革辦法、改革項目三個維度,對相關重點改革工作及成效進行了介紹。
一是樹牢改革思維,激活產業發展新動能。有中生優做強紡織服裝產業,引進投資80億元的化纖紡織產業園,以電商賦能服裝產業發展,2025年服裝電商交易額可突破700億元,美國洛杉磯等四個海外倉投入運營等。無中生有培育綠色循環產業,構建“回收-拆解-再生-制造-再生產品”的完整綠色循環利用體系。深耕特色打造現代農業產業,現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55家,其中國家級3家、省級22家。
二是用好改革辦法,繪就城市建設新圖景。實施一批改變格局的大項目,讓高速高鐵開到了天門人的家門口,石家河國家考古遺址公園、S213新東環線開工建設,張家湖農文旅融合項目初具雛形,城區污水管網整治提升全面完成,撐起城市能級躍升的框架。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形成“企業敢拿地、群眾敢買房、政府敢補貼”的良性循環,推動人口加速集聚。全面增強城市宜居度吸引力,高效率推進天門新區、高鐵新城建設,推進基礎設施綠色智慧化改革,完成供水、排水等設施智慧化監測系統建設等,以改革實踐讓城鄉更宜居、群眾生活更幸福。
三是實施改革項目,提升民生保障新高度。打好鼓勵生育“組合拳”,建立涵蓋婚戀、孕育、生育、養育、托育、教育的一體化生育支持體系。提升城鄉教育“均衡度”,深化教聯體改革、體教融合改革,推進教育園區建設,實施農村幼兒園提質改革工程,推進天門職業學院升格本科層次職業學院改革,優化區域教育結構。促進優質醫療“擴容量”,持續深化醫共體建設改革、醫療服務改革等,減少群眾重復檢查、多頭跑腿,降低就醫成本。
發布會上,市發改委、市水利和湖泊局、市衛健委、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還分別就“十四五”期間,天門在推進農村能源革命試點建設、水利深化改革、建設生育友好型城市、高質量推進住房事業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回答了記者提問。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