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大村集體經濟丨天門市汪場鎮金場村:綠能興村添動力,特色富民譜新篇
在天門市汪場鎮鄉村振興的實踐版圖中,金場村以綠色能源為驅動、特色產業為抓手,走出了一條從“空殼村”到“富裕村”的轉型之路。村“兩委”班子立足村情實際,錨定創新發展方向,將綠色能源轉化為“增收活水”,讓特色作物成為“致富引擎”,繪就了產業興旺、村民幸福的鄉村新圖景。
綠色能源項目,是金場村壯大集體經濟的“陽光引擎”。村集體精準盤活閑置資源,在四組空地與村委會屋頂布局光伏項目:四組空地光伏設施年收益穩定在3.5萬至4萬元;今年6月,村委會樓頂新增近300平方米光伏板,7月并網發電后,僅數月便實現創收1.2萬元,預計全年可貢獻收入3萬元。
如今,在金場村的光伏板上,陽光轉化為“真金白銀”,不僅為村集體年增收近6萬元,更推動村莊實現“零碳”發展,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金場村落地生根。
特色種植產業,是金場村帶動村民增收的“富民支柱”。依托土地流轉政策,金場村整合1至6組300余畝土地,打造黃花菜、豇豆、菜薹套種基地。該處土地流轉每年為村集體帶來5000元穩定收益。更關鍵的是,特色產業為村民搭建了“家門口就業平臺”,直接帶動70余名村民就業,農忙時節每戶每月可增收3000元左右。
“以前種地愁銷路,現在村里統一銷售,活兒多、賺錢快,忙的時候我一個月能掙3200元!”村民代大媽的話語,道出了村民的增收喜悅。特色種植讓閑置土地“活”起來,讓農村“閑人”變身為產業“能人”,激活了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多元收入渠道,為金場村筑牢了發展根基。除光伏與特色種植收益外,土地流轉總收益3萬元、菜市場管理費年入5800元、莊品健項目年投資收益4萬元,共同構成村集體收入的“穩定蓄水池”。這些資金被精準用于修建生產路、亮化村道、綠化庭院,讓村莊環境更宜居,發展成果真正惠及全體村民。
2025年,金場村集體經濟總收入突破10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0%,昔日的“貧困村”蛻變為周邊聞名的“幸福村”。
“向上借光聚能,向下發力興業。發展綠色能源與特色產業,既能壯大村集體經濟,又能帶動村民增收致富,這條路我們走得穩、走得實!”該村黨支部書記楊西廷表示。當前,金場村正深化“光伏+種植”融合模式,下一步將持續擴大特色產業種植規模,升級光伏智慧管理系統,同時吸引青年返鄉創業,全力打造汪場鎮綠色產業示范標桿。
從一片光伏板到一株黃花菜,從一項產業到一方振興,金場村以實干為筆,書寫著綠色發展與共同富裕的答卷。隨著清潔能源持續賦能、特色產業不斷壯大,金場村的鄉村振興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廣,駛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