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管厚愛助新生,一面錦旗,見證麻洋司法所的“剛柔并濟”
近日,天門市司法局麻洋司法所出現暖心一幕:剛剛解除社區矯正的王某(化名)將一面印有“嚴管理重幫扶,司法溫情塑新生”的錦旗,親手送到司法所工作人員手中,對他們在其矯正期間給予的嚴格管理和真情幫扶表示由衷的感謝。這面錦旗,不僅是一份肯定,更講述了一個個人與天門服裝產業同頻共振的回歸故事。

精準施策:跨市就業鋪就返鄉路
時間回到數月前,王某初入社區矯正時,內心充滿焦慮。司法所工作人員在走訪中了解到,他是一名擁有專業技能和工廠管理的“服裝人”,原在廣州某服飾公司就職。技能在身,卻困于本地,王某面臨著生計與矯正的兩難。
麻洋司法所堅持“依法依規、以人為本”,在嚴格履行監管程序的同時,更看到了幫扶的契機。所內主動將其情況與天門市正大力發展的服裝產業背景相結合,積極上報其跨市就業需求。在王某提交完備材料后,依法依規為其辦理了跨市縣就業審批。這一舉措,不僅保住了他的“飯碗”,更被視為為其未來積蓄力量、返天發展的關鍵一步。
溫情矯正:暖心幫扶鋪平歸途
在王某于廣州工作期間,司法所通過信息化核查、定期報告、每月往返等方式,實施“動態跟蹤+精準管理”,確保監管不斷線。同時,工作人員通過線上談心、法治教育,持續關注其思想動態。
這種“剛柔并濟”的管理,讓王某深刻感受到了司法的溫度。他不僅嚴格遵守規定,更在交流中多次表露,希望能用自己在外所學,年后回到天門,租賃廠房,投身發展,為家鄉服裝產業盡一份力。司法所的幫扶,為他鋪平的不僅是一段矯正之路,更是一條溫暖的歸途。
歸巢展翅:新生力量賦能家鄉產業
故事的結局圓滿而富有深意。解除矯正后,王某送來了錦旗,并帶來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他計劃年后帶著在廣州積累的寶貴經驗和技術,正式返回天門,投身于正蓬勃發展的家鄉服裝產業。
從一名社區矯正對象,轉變為立志為天門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的“歸巢人才”,王某的轉變,是司法行政工作成效的生動體現,更是我市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產業升級吸引人才回流的一個微觀縮影。麻洋司法所負責人表示,他們將持續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用司法的溫情照亮更多矯正對象的歸途,引導更多“王某某”們融入天門發展大局,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司法行政力量。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