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市蔣湖農場:“四講四比”練就年輕干部過硬本領
今年以來,蔣湖農場的田間地頭、項目現場、服務窗口,一群年輕干部正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初心,積極投身各項工作一線。農場以“講學習、比能力,講實干、比擔當,講效率、比作風,講業績、比貢獻”的“四講四比”活動為抓手,推動年輕干部在實踐熔爐中淬煉成鋼,為農場高質量發展注入蓬勃青春動能。
講學習、比能力:攢足“內功”好成事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本領是履職的根基。蔣湖農場把理論武裝作為年輕干部的“必修課”,建立“周學+月研”常態化機制,每周四組織年輕干部集中研學黨的創新理論,每月黨日活動結合農場發展實際開展“頭腦風暴”,在深學細悟中找準工作方向。
針對年輕干部“本領恐慌”,農場推行“訂單式”賦能培養計劃。圍繞農業現代化發展、基層治理創新、公文規范處理、矛盾糾紛化解等核心工作需求,邀請農技專家、業務骨干開展專題培訓,實現“缺什么補什么、干什么學什么”。同時,打造“農墾大家談”交流平臺,鼓勵年輕干部走上講臺分享心得體會、破解難題的“金點子”,在思想碰撞中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講實干、比擔當:一線“墩苗”長才干
“溫室里長不出參天樹,庭院里練不出千里馬”,實踐一線是最好的成長課堂。蔣湖農場主動把年輕干部“派”到急難險重崗位,讓他們在項目建設、鄉村振興攻堅、產業發展、信訪調解、防汛抗旱等一線經風雨、見世面。
入汛前,小魯主動請纓到段面駐點值守。每日天未亮,他便扛著鐵鍬沿堤巡查,記錄水位、排查管涌,泥漿濺滿褲腿也絲毫不在意。駐點近半月,他吃住都在臨時帳篷,熬黑了眼圈,也依然堅守崗位。月光下,他巡查的身影,成了汛期里最安心的風景。
講效率、比作風:務實作風暖人心
效率彰顯擔當,作風關乎形象。蔣湖農場建立“清單化+閉環式”考核機制,對年輕干部的工作任務實行“周調度、月督查”,倒逼大家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高效工作習慣。同時,常態化開展作風建設專題教育,引導年輕干部摒棄“等靠要”思想,堅決杜絕形式主義。
“企業的需求就是我們的責任”,這是年輕干部小陳的口頭禪。在服務農產品加工企業時,他主動上門對接,梳理出用工短缺、信貸申請等3類問題,協調招商、人社、金融部門搭建“供需對接”,一周內就為企業解決了短缺技術工種招聘需求,用“馬上就辦”的效率換來企業“真心點贊”。如今,“主動服務、高效辦事”已成為蔣湖農場年輕干部的鮮明標簽。
講業績、比貢獻:以功立業顯擔當
實績是最好的“通行證”,貢獻是最美的“成績單”。蔣湖農場樹立“以實績論英雄”的導向,開展“青春建功勇當先鋒”活動,將項目推進成效、群眾滿意度、產業貢獻度等作為核心指標,對表現突出的年輕干部予以表彰激勵,點燃干事創業的“一池春水”。
青年干部小楊在農場主要負責鼓勵生育、婦聯等工作,在發現新加入農場的青年干部婚戀成了難題時,為積極響應全市“七項重點工作”部署要求,記錄單位單身青年的訴求,成了她工作筆記里的重點內容。她細致記錄下青年們的興趣愛好、擇偶期許,悄悄“牽線”,還利用空閑時間帶隊參加農場公益紅娘組織的各類活動。有人打趣她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她卻笑著翻出筆記:“又能消除后顧之憂,又讓農場的工作更上一層樓,這是雙贏。”半年間,三對青年在她的撮合下確定關系,筆記本上的紅對勾,成了她工作里最溫暖的印記。亮眼的數據背后,是年輕干部們用智慧和汗水書寫的青春答卷,彰顯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如今,“四講四比”已成為蔣湖農場培養年輕干部的“金鑰匙”,一支“愛農場、愛農村、愛農民”的年輕基層干部隊伍正茁壯成長。下一步,農場將持續優化培養機制,搭建更多成長舞臺,讓年輕干部在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中綻放更絢麗的光彩。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