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市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
市委宣傳部部務委員熊文婷:
記者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邀請相關單位負責同志,介紹我市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有關工作,并回答記者朋友關心的問題。
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
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周志平先生;
市法院黨組副書記蔣鴻濤先生;
市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朱張丹先生;
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朱亞飛先生;
市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蓉女士。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共有兩項議程,下面依次進行。
首先請周志平先生介紹我市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總體情況。
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周志平:
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下面,我簡要介紹2023年全市政法機關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總體情況和今年的工作打算。
一、2023年的主要工作
2023年,天門政法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全省、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精神,全力推動《省委政法委2023年度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重點工作清單》和全市政法機關服務高質量發展16項措施落地見效,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我市加快建設四化同步發展示范區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一是持續規范涉企執法司法行為。嚴格執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市司法局督促指導各行政執法部門在政府門戶網站上公開了2023年度行政執法年報、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輕微違法不予處罰清單。切實加強對行政執法部門的監督檢查,以隨機抽點案卷的方式,從公安、城市管理、衛生健康、市場監管等16個重點執法領域,抽取執法案卷55卷進行了評查。進一步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機制改革,市司法局深入推進審慎、規范、公正監管,全市共形成從輕處罰事項132項,不予處罰379項。嚴格落實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市檢察院不批準逮捕9人,不起訴35人,不捕率為50%,不訴率為67.24%,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為100%。
二是持續提升涉企執法司法質效。不斷完善涉企案件快速辦理機制,市法院切實保障涉企案件優先立案、優先送達、優先調解,全年共受理涉企案件1977件,結案率79.46%,同比上升15.8%;涉企案件平均審理天數33天,同比下降13.5天。市檢察院進一步暢通和完善涉市場主體案件“綠色通道”,全年受理并標注涉營商案件463件,依法快速辦結353件。加快推進企業破產審判,市法院切實提升破產案件辦理效率,全年共立案破產案件7件,成功審結圣紡化纖破產清算案,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積極探索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制度向行政執法領域延伸,市司法局督促全市各行政執法單位在涉企行政許可、行政處罰以及行政強制等案件中,全面試行涉企經濟影響評估制度,努力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法治環境。
三是持續強化營商環境執法司法保障。依法嚴厲打擊涉企違法犯罪,市公安局常態開展工業園區和重點企業周邊治安秩序專項清查,快偵快破系列涉企侵財案件25起,辦理涉企行政案件17件;市檢察院積極開展涉市場主體案件偵查監督專項活動,開展偵查監督14次,監督公安機關立案9件,開展涉市場主體案件提前介入26件。不斷深化涉案企業合規改革,市檢察院積極落實涉案企業合規改革主導責任,助力企業良性發展,全年共辦理合規案件4件,其中1件已作全案酌定不起訴處理,3件涉案企業正在進行合規整改。切實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市法院大力推進知識產權案件“三合一”審判,全年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292件,結案269件,結案率92.12%,調撤率80.82%;市檢察院深化知識產權檢察保護專項活動,共起訴侵犯知識產權犯罪3人。
四是持續創新政法公共服務體制機制。不斷完善訴訟服務和檢察服務。市法院完善營商環境重點工作目標值定期督辦機制,2023年,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率為100%,小額訴訟、速裁及簡易程序適用率為92.55%,民商事案件審理平均天數為36.26天,電子送達率為86.25%,一審民事服判息訴率為91.53%。市檢察院切實強化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全年共立辦涉營商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件79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7件;加快推進律師閱卷零障礙服務改革創新,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為律師提供涉營商環境案件閱卷服務36次。持續優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務。市公安局深入推進窗口進駐全覆蓋、政務服務全網辦,實現26個公安派出所戶籍業務進駐鄉鎮便民服務大廳,戶政、出入境、交管業務入駐市政務服務中心全覆蓋;持續深化“一業一證”改革,全面整合旅館業特種行業審批要件,共辦理“一業一證”10件;依托湖北公安政務服務平臺,打包上線11大公安業務,435項政務服務,全程網上辦理事項232項,通過預約預審“只跑一次”辦理業務119項。切實強化公共法律服務供給。市司法局將涉企公證事項納入“最多跑一次”服務清單,嚴格落實一次性告知制度;對證明不可抗力事件、制作票據拒絕證書、證明賦予債權文書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等5項涉企公證事項,嚴格執行低收費標準;全面推進學歷、學位、機動車駕駛證、納稅狀況證明等4項公證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全年共高效辦理各類公證2410件。進一步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機制,全面落實法律援助申請經濟困難“告知承諾制”,降低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標準,全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821件。
二、2024年工作打算
2024年,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九屆七次全體會議和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精神,圍繞理念創新抓教育培訓,圍繞責任落實抓考核監督,圍繞突出問題抓專項整治,圍繞涉企案件抓執法監督,圍繞典型案例抓氛圍營造,圍繞市場主體抓社會評價,以控制成本為核心,奮力實現法治化營商環境全面提升,為我市“跨越趕超、爭先進位、建成示范”貢獻政法力量。
一要切實增強政治自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論述,深刻認識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對于推動天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牢固樹立平等、審慎、謙抑、善意、文明、規范的執法司法理念,自覺踐行“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服務理念,努力打造更加公平完善的一流法治環境。
二要全面提升工作實效。全力創品牌、補短板、強弱項,圍繞一站式多元解紛體系建設、涉案企業合規改革、“一業一證”審批服務制度創新與流程再造、武漢都市圈仲裁服務同城化建設等特色亮點工作,在提檔升級、提質增效上做文章、下功夫,努力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國叫得響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天門品牌”“天門經驗”。
三要更加注重協調聯動。加強政法機關與行政機關和社會組織之間的溝通協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聯合培訓、聯席會議等機制,統一法律適用標準、統一執法司法尺度,形成工作合力。加強政法機關與紀檢監察機關、依法治市辦、優化營商環境職能部門的聯動協作,及時發現、堅決糾正和嚴肅查處損害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破壞營商環境的執法司法行為。
介紹完畢,謝謝!
市委宣傳部部務委員熊文婷:
謝謝周志平先生的介紹。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記者朋友提問前舉手示意,并通報所在的媒體機構名稱。
湖北日報全媒體記者:
????我是湖北日報記者。辦理破產、執行合同是企業最關心、社會最關注的執法司法活動,今年法院系統在這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市法院黨組副書記蔣鴻濤:
感謝您的提問。近年來,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天門法院立足審判職能,以“降本增效”為著力點,著力維護公平競爭、高效有序的市場環境。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實施小切口改革,不斷創新工作機制
一是強化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推進知識產權審判“三合一”制度改革,妥善審理涉企知識產權案件。與市知識產權局簽署《知識產權多元解紛合作備忘錄》,建立“行政調解+司法確認”的知識產權解紛新模式。
二是實施涉企糾紛降本增效。制定《“勝訴即退費”工作方案》,要求案件承辦人按照“一次、全案、全額”的標準,主動開展勝訴退費工作,辦理涉企退費331筆,退費428萬元。
三是優化委托司法鑒定模式。印發《關于對外委托司法鑒定工作的通知》,建立訴前委托鑒定新模式,切實加強對鑒定機構的監管,嚴控鑒定時長。
????二、立足審判職能,持續提升審判質效
一是訴訟服務全面升級。優化一站式訴訟服務功能,大力推廣網上立案、電子送達,設立“執行一站式”、“涉企綠色通道”窗口,為企業提供便捷訴訟服務。網上立案率同比提高12.58%,立案審查平均用時0.6天。深入推進繁簡分流改革。對信用卡、物業服務合同糾紛等案件,采取要素式庭審及格式文書,實現減訴累、簡庭審、簡文書。
二是審判質效全面提質。進一步強化對立審執全流程精細化管理,建立月通報、約談機制。去年我院共受理涉企案件5236件,審結5025件,結案率95.97%,涉企案件平均審理天數同比降低13.86天。
三是涉企執行全面增效。建立大數據查控機制,對房產、車輛、股票證券、保險理財等多種財產進行聯網查控,為企業執行到位4.4億元。重拳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行為,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17件,有力保障企業勝訴權益。堅持善意文明執行,為8家企業、15名企業負責人修復不良信用,努力降低司法活動對企業的不利影響。
????三、立足服務大局,實現司法服務新目標
一是健全破產審判機制。縱深推進破產府院聯動機制,強化與政府職能部門在破產事務、風險研判等方面協作;加強破產信息化辦理,上線“破產智能化輔助辦案平臺”,實現了破產信息的網上交互、破產財產的網絡查控。截至目前,共受理破產案件14件,成功釋放土地334余畝,盤活廠房近1萬平方米。
二是完善基層多元解紛。發揮法庭立足基層前沿陣地作用,按照“一庭一策”工作要求,設立涉僑屬僑眷、破產、鄉村旅游等鄉鎮特色審判點6個,新設8個村(居)“法官工作室”,三個涉企“法官工作室”,完善基層訴訟服務網絡,打造“楓橋式”人民法庭。法庭參與地方黨委決策討論事項21件,在訴前化解某村級債務糾紛30余萬元。
三是豐富普法宣傳形式。與市工商聯建立常態化溝通聯絡機制,實現涉企普法零距離,該機制入選全國法院與工商聯聯系100對典型經驗。聯合鄉鎮各單位采取“巡回審判”、“法治夜校”、“法治故事會”等形式提高企業法治經營意識。先后舉辦“法治夜校”15期、“法治故事會”28期,開展巡回審判23次。
謝謝大家!
市委宣傳部部務委員熊文婷:
好,謝謝蔣鴻濤先生的回答,下面繼續提問。
天門日報記者:
????我是天門日報記者。近年來,市檢察院通過完善工作機制,持續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請您給我們具體介紹一下。
市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朱張丹: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近年來,市檢察院牢固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主動把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作為踐行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的重要內容,健全完善了“五項工作機制”。
一是健全完善檢企長效聯絡機制。遵循“親”“清”原則,院領導、檢察官常態化定點聯系企業,充分發揮企業家擔任特約檢察員、人民監督員、聽證員的作用,搭建檢企“連心橋”,通過走訪調研、征求意見、案件回訪、參與監督等形式,廣泛聽取市場主體的法治訴求,充分了解企業家對司法工作的現實需求。持續開展法治進企業活動近百次,提供有針對性的法律服務,做到企業有需求、檢察有回應。加強同企業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聯系,依法規范高效辦理代表委員建議、提案和轉交事項、案件。同時,我院認真總結發案趨勢和特點,就辦案過程中發現的經營管理漏洞、法律政策風險等問題,及時向企業發送檢察建議21份,幫助企業加強風險防范,促進依法合規經營。
二是健全完善案件快速辦理機制。在12309檢察服務中心開通服務市場主體信訪專門窗口,堅持首辦負責、跟蹤督辦、限期反饋;在案件管理中心開設快速受理窗口,建立辦理涉市場主體案件“綠色通道”,積極適用刑事速裁或簡易程序,對受理的463件涉營商環境案件統一標注,做到快速流轉、優先辦理、重點監督,加強對長期未辦結涉市場主體案件的預警、督辦和通報,從源頭上減少長期未結案件的產生,避免不應有的程序空轉,切實防止久辦不決、久拖不決。構建現場閱卷、異地閱卷、互聯網閱卷相結合的服務體系,為50余名律師執業提供更為高效便捷的服務,充分保障涉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
三是健全完善辦案風險研判機制。我院要求檢察官在辦理涉企案件時按照“一案一研判”的要求,對相關案件開展社會調查,深入了解涉案企業的經營狀況、納稅就業、技術創新等情況,主動聽取主管單位、監管部門意見,結合案發背景、原因、具體情節等,全面分析研判企業生產經營發展可能受到的影響和風險,慎重選擇辦案時機和方式,慎重作出檢察決定,慎重發布涉市場主體案件新聞信息,實現司法辦案三個效果的有機統一。如,在辦理的一起串通投標案時,承辦檢察官深入企業實地走訪,了解生產經營狀況,在綜合審查案件相關事實后,積極適用涉案企業合規改革政策,在經過第三方監督評估組織驗收合規整改合格后,我院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并公開宣告,得到了企業家的信服和廣泛的社會認可。
四是健全完善層報備案審查機制。我院認真貫徹落實涉市場主體相關案件批捕、起訴報上級檢察機關審查把關的規定,積極貫徹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充分保護市場主體投資者、經營者、管理者、關鍵技術人員的合法權益,嚴厲打擊侵害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的內部蛀蟲;加大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力度,對不需要繼續羈押的,依法及時建議變更強制措施,堅決防止“辦理一件案子,拖垮一個企業”。聯合社區矯正機構針對部分涉市場主體社區矯正人員的情況,合理制訂監管方案,靈活適用監管方式。如,我市2名市場主體社矯對象需經常性跨地域開展經營活動,在經申請并公開聽證后,依法保障其合法經營活動,該做法入選湖北省檢察院典型案例。
五是健全完善案例研討機制。圍繞落實平等保護要求、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服務保障科技創新及其他重點任務,深度挖掘辦案亮點,積極培育典型案例,更好運用典型案例指導司法辦案、弘揚法治精神。我院圍繞最高檢、省院編發的涉市場主體指導性和典型案例,以及本院檢察官聯席會議、檢委會討論的涉市場主體案件,開展形式多樣的集中研討,讓干警在集體碰撞中深入研究法律上如何認定、政策上怎么把握、理論上有哪些不同的觀點、怎么處理更穩妥,引導干警在交流中提升辦理涉市場主體案件的能力水平。去年,我院8件典型案例獲采用,1篇經驗做法被湖北省檢察院王守安檢察長批示肯定。
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下一步,市檢察院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論述,扎實開展“檢察護企,促進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工作,充分運用法治力量助力市委市政府深化以控制成本為核心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六大提升行動”的決策部署,為天門打造“一城五中心”、加快建設四化同步發展示范區貢獻更優檢察力量。
謝謝大家。
市委宣傳部部務委員熊文婷:
好,謝謝朱張丹先生的回答,下面繼續提問。
云上天門記者:
????我是天門網記者。2024年全市公安機關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和便民利企方面有哪些具體部署和舉措?
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朱亞飛:、
感謝你的提問。2024年,全市公安機關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要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立足公安職能,打好優化服務、護企安商、警企聯動組合拳,傾力打造最舒心、最安心、最放心營商環境。
一、深化部署推動,打造最放心營商環境。一是高位推動抓落實。將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局主要領導任組長,其他局黨委成員任副組長,局直單位負責人任成員,建立“1+2+3”工作運行模式(1個領導小組牽頭抓總、協調推進,指揮中心和法制支隊2個內設機構分別督導服務和執法,市局、支隊、基層派出所三級聯動、層層推進),構建“一級抓一級、工作全覆蓋、責任落到地”工作格局。二是明確責任抓落實。對照《湖北省公安機關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發展若干措施》《天門市2024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發展舉措,明確工作任務、責任人及責任單位、工作標準、完成時間、獎懲措施“五要素”工作清單,進一步完善內部聯系制度、調度會議制度、督辦約談等三項制度,切實從制度層面確保優化營商環境有章可循,提升安商惠企工作針對性、主動性、實效性。三是督導考核抓落實。與企業建立常態化聯絡機制,全天候納諫問需,做到公安警企聯絡員定期上門,一對一傾聽企業意見,為企業排憂解難;完善評價考核機制,聘請企業家成立特邀監督員隊伍,賦予工作建議、檢查監督、考核評議權力,將民營企業評議結果作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績效考核重要依據,嚴肅兌現獎懲問責。
二、強化護企安商,打造最安心營商環境。一是“零距離”服務利企。始終把“護航全市企業和重點項目正常生產經營”的職責扛在肩上,主動認領、主動作為,加強與轄區企業項目的日常聯系互動,定期上門走訪、指導防范、宣講法治、征集意見建議,協調跟辦解決企業項目面臨的實際困難,用心用力用情為企紓困解難。目前,共組建多元共治微信群20余個,推送預警信息120余條,針對性提出防范建議20余條,有效阻止了40余起企業和員工被騙案件的發生。二是“零死角”整治助企。密切關注企業、工程項目現場及周邊社會治安動態,加強夜間關鍵部位、重點街區、重點區域巡邏守護,常態開展工業園區和重點企業周邊治安秩序專項清查,充實巡邏保衛人員,落實技防、物防措施,大力整治企業周邊治安亂象,特別是對工程材料、電纜盜竊、摩托車盜竊等傳統侵財案件加強打擊整治,全力維護好市場經濟秩序環境。三是“零容忍”鐵拳護企。聚焦主職主業,重拳整治惡意阻工、強攬工程、惡意競標、欺行霸市、壟斷市場、非法放貸、強迫交易等損害營商環境突出問題,精準拆彈、一劍封喉,堅決用“尖刀”斬斷一切涉企犯罪的“黑手”。去年以來,共處置涉企警情192起,快偵快破系列涉企侵財案件25起,辦理涉企行政案件17件,調解征地、經濟、項目工地等糾紛30余起,為企業群眾追贓挽損200多萬元。
三、優化服務舉措,打造最舒心營商環境。一是推動窗口事項更全。按照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改革工作要求,推動公安派出所戶籍窗口全部進駐鄉鎮便民服務大廳,戶政、出入境、交管等業務入駐政務服務中心全覆蓋,全面整合旅館業特種行業審批要件,縱深推進“一業一證”改革落實落地,持續推行省內電子證照入住賓館酒店,新增“我要創業開民宿、開印章刻章店”等線下綜窗辦理,進一步落實戶政、出入境、交管等業務“一圈通辦、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最大限度地優化企業群眾辦事流程、提高服務質效。二是推動網辦事項更多。依托湖北公安政務服務平臺,打包上線11大公安業務,435項政務服務,全程網上辦理事項232項,通過預約預審只跑一次辦理業務119項,將與群眾生活緊密相關的戶籍業務辦理、《無犯罪記錄》開具等事項納入全程網辦事項,并將高校畢業生落戶、居住證辦理納入網辦事項,群眾通過電腦或手機APP進入“鄂匯辦”或“湖北公安政務服務平臺”,通過“指尖”足不出戶便可開展業務咨詢、資料預審、時間預約、網上辦理、快遞服務業務。三是推動服務質效更優。推動服務事項前置,在人民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成立新生兒落戶、醫保、社保“一站式服務”工作站,落實預約服務,最大限度方便群眾辦事;全面推行交管12123APP輕微交通事故視頻快處,減少群眾等待時間和往返次數,持續推進車檢“交鑰匙工程”網上預約車檢服務,最大限度便民惠企;進一步優化出入境窗口服務,為企業出境從事商務活動開辟“綠色通道”,兌現“一次性告知”和“容缺受理”服務承諾,助力民營企業赴境外“搶訂單、拓市場”,護航“走出去”企業行穩致遠。
全市公安機關將切實發揮當先精神,堅持“靠前一步、主動作為”工作理念,以深化打擊防范與服務管理為切入點,依法保護企業合法權益,著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助推天門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打造“一城五中心”、加快建設四化同步發展示范區貢獻公安力量。
謝謝。
市委宣傳部部務委員熊文婷:
好,謝謝朱亞飛先生的回答,下面繼續提問。
楚天網視記者:
????我是楚天網視記者。請問市司法局在提升行政執法效能上,有哪些舉措和成效?
市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蓉:
首先,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近年來,為進一步提升行政執法效能,規范執法行為,市司法局多措并舉,全面監督規范行政機關執法行為,指導推動行政執法機關不斷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全力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主要體現在三個促進上:
一是促進執法主體規范化。我局印發《全市行政執法證件換發工作實施方案》,常態化開展全國統一行政執法證件及行政執法監督證件的換發工作,通過資格清理、集中培訓、信息審核、資格考試、證件制發等具體環節,督促全市各行政執法單位全面清理核查行政執法主體信息和行政執法人員信息,對不符合條件的,不予辦理執法證件,強化執法人員資格管理。嚴格執行“持證上崗”“亮證執法”等制度,及時組織開展全市執法人員通用法律知識培訓和全市統一行政執法資格考試,不斷強化執法人員綜合素質能力。目前,共對我市35個行政執法主體及2434名行政執法人員資格進行全面審核,把牢行政執法主體及執法隊伍準入關。
二是促進執法行為規范化。近年來,我局多次圍繞人民群眾關注重點執法領域突出問題開展專項監督檢查,組織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涉及群眾重點關注執法領域部門開展自查整改,并通過行政執法案卷評查、接受群眾投訴舉報、開展行政執法監督辦案等多種渠道及方式,及時發現并督促各單位進行整改。同時,我局積極組織并指導各單位嚴格貫徹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即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以及自由裁決基準制度、柔性執法制度等工作制度,嚴格用機制、制度規范執法程序、執法行為,推進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近年來,我局通過組織執法案卷評查共評查執法案卷400余卷、發現問題線索140余個,均形成行政執法監督整改意見, 及時督促各單位整改落實。
三是促進執法服務規范化。組織各行政執法單位深入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取消煩擾企業和群眾的“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復證明等各類無謂證明,并對全市涉企經營許可告知承諾制事項清單進行動態調整,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激發經濟社會發展內生動力,為群眾和企業辦事提供便利。同時,督促各行政執法單位積極推行柔性執法,深入貫徹落實行政裁量權基準和包容審慎監管制度,及時公布并全面實施“不予行政處罰事項清單、從輕行政處罰事項清單、減輕行政處罰事項清單和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事項清單”制度,去年底,我局還制定了《天門市探索涉企行政執法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并正式印發給各單位,指導各單位在行政執法領域探索開展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單位涉企行政執法行為,加大對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的平等保護,最大限度降低對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活動的負面影響,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剛性與柔性手段并用,切實轉變執法理念,完善執法方式,有效保障行政相對人和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
謝謝。
市委宣傳部部務委員熊文婷:
好,謝謝王蓉女士的回答,由于時間關系,提問環節到此結束。感謝各位發布人,感謝記者朋友。希望大家一如既往關注,持續深入宣傳天門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亮點和成效,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附件: